佛陀十大弟子:多聞第一阿難陀尊者轉貼 阿難陀漢譯「慶喜」,佛成道日誕生,故名。為白飯王次子,提婆達多的親弟弟。佛成道以後,曾有舍利弗、目犍連侍奉過佛陀。由於佛陀漸漸老了,需要一個常隨侍者,就把弟子集合起來,要大家推一個人來。舍利弗、目犍連認為阿難陀年輕,記憶力強,擔任此職最合適,就推舉阿難陀。阿難陀提出三個條件:「一、佛陀的衣服,無論新舊,我不要穿。二、如有信眾請佛陀應供,我不侍奉前去。三、不該見佛陀的時候,我不去見。」舍利弗、目犍連將阿難陀的條件告訴佛陀。佛陀非常歡喜地歎說:「阿難是一位品格優秀的人,他提出的條件是為了避免譏嫌,生怕別人批評說,為了穿衣和吃食物才侍奉佛陀。」西元前五一三年佛陀五十三歲時,十九歲的阿難,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選為佛的侍者,侍奉佛陀二十七年,跟著佛的身後,到各地弘化。阿難在僧團中深酒店打工受人們的尊 敬,他待人謙遜誠懇,和人相處,從不揚己之長,顯人之短。總是盡力幫助別人,為別人提供方便。有時和外道談論佛法,他也只是顯正而不破邪。如在翟師羅園, 他感化了旃陀外道,奉行佛法。他不是以滔滔的雄辯去征服對方,而是以和暖的陽春,慢慢地融解冰塊。在二十七年侍者的生活中, 阿難對比丘、比丘尼和在家信眾來參拜佛陀時,總是安排適當時間,滿足各人的願望。尤其遠道而來的比丘,在未見佛陀前,阿難總是予以親切的安慰,使其安樂。 比丘尼非常願聽阿難的教誡。他常對比丘尼說:「你們要好好遵守聖戒!」在家信眾也喜歡聽阿難說法,他教導在家信眾要尊敬三寶,受持五戒、十善,侍奉雙親, 供養僧團。佛在拘屍那安羅雙樹間入涅槃時,阿難悲痛地泣不成聲。佛陀以憐憫的眼神看著阿難,對大家說:「阿難非常辛苦地侍奉我二十七年,他為人溫和而寬厚,聞法不忘,酒店兼職將來能在世間上發光發熱。」佛入滅三天后,他起身到王 舍城參加第一次聖典結集。路上走了二個多月,四月十四日抵達王舍城。第二天即開始安居,結集佛經。這時大迦葉被推為首席,他選了四百九十九個大阿羅漢。因 阿難還未證果,被排斥在外。這給阿難很大的刺激,他當夜發奮修行,於中夜即證阿羅漢果,參加結集。阿難在會上誦出《長阿含經》、《中阿含經》、《雜阿含經》、《增一阿含經》、《譬喻經》、《法句經》。佛教之有聖典流傳於世,實賴阿難之功。迦葉因是王舍城結集的主持 人,被上座長老們看成為當然的領導人。二十年後,迦葉將法傳與阿難,到雞足山入滅,阿難被推為僧團的領導,此時已是六十六歲的老人了。迦葉滅後,佛教在阿 難的領導下,尚能合和一味,沒有產生什麼大的問題。阿難一百二十歲時,一天,在路上聽到一位比丘口中念道:「人生活百歲,不見水潦鶴,不如酒店經紀生一日,而能得 見之。」阿難懇切的糾正說:「人生活百歲,不解生滅法,不如生一日,而能瞭解之。」青年比丘見到阿難以後,回去稟告師父。師父說:「你不要聽阿難胡說。他已老朽,失去記憶和智慧。」青年又將師父的話告訴阿難。阿難聽後,心想:我為眾生 誦出佛陀的大法,而人們的我見我執深重,不依佛法奉行,我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?又想到佛在世時諸大弟子都入滅了,只剩下他一人,好像一片被砍光的森林, 只留下一棵大樹不能遮風擋雨。於是,他即到摩竭陀與毗舍離兩國疧界處的上空,進入涅槃。他的聖體分成二份,一份留在毗離北方的大林重閣講堂,一份留在王舍 竹林精舍旁,建塔供養。由於阿難入滅的因緣,摩陀國與毗舍離國修好,不再戰爭,使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,可以看出阿難具有大乘菩薩救人濟世的精神。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酒店工作{text-indent:0pt;}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41lehr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